產業訊息

  

別被散熱理念迷惑 淺析機箱散熱誤區


 
  第1頁:淺析風冷散熱誤區
  風冷散熱這種形式多年以來依舊是最大眾化的方式,其簡易有效并易維護的特點使其占據了散熱行業中絕大部分地位。但是隨著硬件的新一輪發展,現在硬件的發熱量又開始增加,高散熱量始終是IT行業需要面臨的問題,想要在電腦使用中踏實穩定,必須要將散熱器使用保持在正常工作范圍。雖然說風冷是個易懂且上手不難的產品,但其散熱的效果與很多因素有關,如果想讓風冷散熱效果更進一步,盲目的改造只會適得其反,合理的加強散熱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。
  剛才提到合理加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,那我們又該如何利用好風冷,用最低成本來壓榨手里設備的性能?可以說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,很多玩家嘗試了很多方法,最后會發現收益不大,這就是風冷本身的劣勢了。風道是個無形的東西,不像水冷或液氮一樣有規律可循,哪里不足加強哪里。而盲目的風冷改造只會走進誤區,鋁製品加工花錢而得不到改善,下面我們就淺析一下風冷散熱的誤區,當然如果你能夠對號入座,那么你就錯了。
  第2頁:熱管過多不一定好
  現在的散熱器很多是以熱管來判定散熱器的級別,8mm熱管,6+8mm熱管組合屢見不鮮。可以說從兩三根熱管發展到現在的四五根,乃至現在頂級散熱器使用六七根U型熱管來作為媒介,總之就是,管越多越貴,體積越大,價格自然也是越高。但是熱管多了不等于散熱效果就會好,四根熱管與八跟熱管差距雖然存在,但是多余的性能對于你來說是否真的有必要?性價比又是否劃算?就要自己來掂量了。
  如果用戶的平臺在使用中,熱量產出并不是十分高,那么所有的熱管都處于一種相對空閑的狀態下,就好像水流一定的情況下,10跟水管分流和20跟水管分流所得的流量其實是一樣大的。在產熱瞬間提升的情況下,熱管的散熱零件液體會瞬間蒸發而沒辦法冷凝,在一段時間內會出現短暫失靈現象,多少熱管在這時都是沒有作用的。多熱管可以在瞬間帶走更多熱量,而壓制高溫,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多大效果。
  其實對于并無太多需求的用戶來說,太多散熱片在應用上不會取得高收益,但是龐大的散熱片卻是會對內存以及CPU周邊設備的安裝起到一定的副作用。就我們常用的I5,E3這些CPU而言,100左右的散熱器已經足夠應付,完全沒有必要購買昂貴的散熱器。但是如果你是配置較高、工作環境較差等因素,一枚好的散熱器還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  第3頁:風扇不是越多越好
  看到這個分頁標題,很多朋友會認為,只要有風扇,就會提升空氣流通,降低溫度是肯定沒錯的,其實這真的不一定。淘寶一堆風扇直接裝上,噪音增加不少,溫度卻沒有下降幾度是常有的事。風扇是不可亂加的,即使是已經設計好風道的機箱,有些風扇位置加上去得到的性能增益微乎其微。上述我們當然說的是機箱風道,如果放在散熱器上面也是一樣,現在散熱器最多為雙風扇,即使你加到3個甚至4個風扇,收獲的效果不見得直觀。

相關:
【最新消息】啟暘熱傳科技公司長期以來致力於電子電機散熱片製造與研發,1996年春成立於新北市泰山區。初期以鋁擠型PC散熱片剖溝,五金沖件為主。